鸟类的肾脏下端输尿管直接将尿液输入泄殖腔,不需要复杂的程序,甚至在飞行时也可以随时随地排尿。然而,鸟类在排泄时时常伴随着粪便,原因在于鸟类也没有专门的排大便的器官,一样是通过泄殖腔排泄。

鸟类的肠胃等构造和哺乳动物相似,肠胃的蠕动会使食物残渣向泄殖腔中集中,也为了飞行,鸟类可以随时随地排便,只能和排尿一起。所以当鸟刚吃饱之后,鸟类的粪便就比较粘稠,而如果是飞行中或者较为饥饿的时候,鸟类的粪便就比较稀,尿液成分比较多。

然而,这还没完。有时候我们买鸡蛋,会看到鸡蛋上沾着一些粪便,当然对于现代养鸡工业来说,这种情形其实是需要避免的,鸡蛋需要清洗、裹上一层植物油然后才放入市场。有时候,鸡蛋上的粪便并不是鸡蛋产在了粪便上,而是鸡泄殖腔内本身就有粪便,产蛋时粪便一道出来。

鸟类一样有卵巢,只不过鸟类的卵巢较为原始,但是功能却是一样的,那就是产卵。有时候杀鸡就可以在鸡的肚子中找到很多黄色的颗粒状物体,那就是蛋黄。

蛋黄通过输卵管到达蛋白分泌部停留约3小时,在这里形成浓厚粘稠状蛋白;最后包有蛋白的卵进入峡部(管腰部),在此处分泌形成内外蛋壳膜。

和哺乳动物一样,鸟类的受精场所在输卵管中,经过峡部之前已经裹上蛋白的鸡蛋,可以和来自于公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。有时候我们买的鸡蛋,打开后可以看到蛋白到蛋黄中依稀有一个类似于异物的白点,那就表明鸡蛋已经受精,可能发育为小鸡。

相较于哺乳动物,鸟类的这种三合一模式看起来相当不讲究,产蛋的过程中粪便尿液也会一道流出来。然而蛋却有特殊的构造,可以防止粪便中微生物的污染,也使蛋产出之后,可以在外界保持短则十几天长则几十天的完好。

蛋发育过程中也需要氧气,所以蛋其实是透气又透水的,而蛋内部又有很多水,所以蛋白外裹了一层类似于哺乳动物羊膜的东西,它透气但是却不透水。蛋壳透气也就是因为有细小的空隙,而这可能导致鸡蛋受微生物感染而内部腐烂。

而鸟类又有另一个妙招,产蛋时在蛋壳上裹上一层蛋白物质,它们可以暂时封闭蛋壳的空隙。在鸟孵蛋的过程中蛋白被逐渐擦除,适应了胚胎发育对氧气的需求。而这也导致鸡蛋沉入深海也不会被压碎。

鸟类这样三合一的构造,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十分不便,但是对于鸟类来说却是进化的必然。鸟类也是起源于爬行动物,爬行动物也是这样的生理构造,然而脱胎于爬行动物的鸟类这种结构却没能改变。原因在于飞行的需求,飞行对能量的耗费比较快,而排便、排尿、交配三个通道分开的话,反而会增加对能量的损耗,也增加了感染的机会。

飞行能力使鸟类可以很好地躲避天敌,所以鸟类家族也十分庞大,全世界大约有9000多种鸟类。然而这样的生理结构,使它们生殖效率较差,因为没有专门的用于交配的器官,雌雄个体泄殖腔外口也难以粪便,受精基本上是口对口的模式,比较容易造成浪费。

相对而言,哺乳动物进化得就更加复杂。哺乳动物体内受精、胚胎体内发育,最后胎生,可以给胚胎最好的保护和最充足的营养,而且两性进化出了相适应的结构,所以哺乳动物生殖效率比较高;不过这对哺乳动物来说也有很多麻烦,哺乳动物生理结构复杂,幼崽需要长时间的照看,又导致哺乳动物可以生育的数量有限,繁殖周期也比鸟类长得多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