芋头的地下球茎如图:

(芋头)

艿的小篆写法如图:

(艿的小篆写法)

2、䒸。读xuè。《说文解字》给的解释是:“艸也。”不知为何草。《玉篇.艸部》也只说是“草名。”《集韵.屑韵》载:“䒸,地䒸,蒨也。”结合三个典籍,只出来一个线索:“蒨”。我们可以【猜想】一下:䒸的本义是䒸草,很可能就是蒨草,也就是茜草。因为茜草入药后的功能主治跟血多有关系。茜草的根和根茎均可入药。春、秋季采挖,除去泥沙,晒干。它的功能主治为:凉血活血,祛瘀,通经。主要用于吐血、衄血、崩漏下血、外伤出血、经闭瘀阻、关节痹痛、跌扑肿痛。同时,茜草还可以用来做红色染料(具体见61课茜字)。茜草的样子如图:

(茜草)

本义之外,䒸还指草的样子。《广韵.屑韵》有:“䒸,草貌”。䒸的小篆写法如图:

(䒸的小篆写法)

3、萄。读táo。现代汉语常用字,《说文解字》给的解释是:“艸也。”还是老问题,萄的本义还是草名,具体是何草,不可考,只能存疑。

本义之外,萄还是葡萄的简称。比如萄酒指葡萄酒,萄糖指葡萄糖。《玉篇.艸部》:“萄,蒲萄也。”葡萄是外来品种,所谓的葡萄也是音译。所以中国古籍中也有叫“蒲萄”,中国最早关于“葡萄”的文字记载是《诗经.豳风.七月》,但《七朋》里面的“六月食郁及薁”,这里的“薁”是野葡萄。显然,殷商时代的人们已经知道采集并食用各种野葡萄了。可是,今天我们说的葡萄,指的却是欧洲葡萄,是在汉武帝时期才来到中国的。

西汉时期,张骞出使西域,苜蓿随天马,葡萄出汉臣,葡萄和苜蓿随着天马和张骞传入中国。李颀在《古从军行》中写的“年年战骨埋荒外,空见蒲桃入汉家”,诗里的“蒲桃”指的就是葡萄,也是因为音译,萄字写作“桃”,现在我们所说的葡萄,样子如图:

(葡萄)

萄的小篆写法如图:

(萄的小篆写法)

4、芑。读qǐ《说文解字》给的解释是:“白苗,嘉谷。”《尔雅.释草》:“芑,白苗。”郭璞注称:“今之白粱粟,皆好谷。”因此,所谓芑,本义就是一种良种谷子,白色茎。大致样子如图:

(白茎谷子)

《诗经.大雅.生民》里有:“诞降嘉种,维秬维秠,维穈维芑。”《毛传》解释说:“穈,赤苗也;芑,白苗也。”这句诗的大意是说后稷推广良种,秬子秠子是良黍,糜子高粱有红茎白茎两种。陈奂《毛诗传疏》说:“赤苗、白苗,谓禾有赤白二种。”可见,大雅里记载的芑是一种谷物。有意思的是,《诗经.小雅》里还有另外的意思。

本义之外,芑还有如下几个意思:(1)菜名。《诗经.小雅.采芑》:薄言采芑,于彼新田。“《毛传》解释说:“芑,菜也。”孔颖达疏引陆玑说:“芑菜,似苦菜也,茎青白色,摘其叶白汁出,肥,可生食,亦可蒸为茹,青州谓之芑,西河雁门芑尤美。”这是城的芑又是一种菜,应当就是指现在所说的苦苣菜,样子如图:

(苦苣菜)

(2)草名。也出自《诗经》。《诗经.大雅.文王有声》:“丰水有芑,武王岂不仕。”《毛传》给的解释是:“芑,草也。”(3)又指地黄的别名。陶弘景《名医别录》:“乾地黄,……一名芐,一名芑。”干地黄是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,样子如图:

(干地黄)

此外,芑又通“杞”。木名。《山海经.东山经》里载:“(东始之山)有木焉,其状如杨而赤理,其汁如血,不实,其名曰芑,可以服马。”

芑的小篆写法如图:

(芑的小篆写法)

5、藚<上艹下賣>。这个字GBK字库没有,有些设备可能无法正常显示。读xù。《说文解字》给的解释是:“水舄也。从艸賣聲。《詩》曰:“言采其藚。”《尔雅.释草》称:“藚,牛唇。”言采其藚出自《诗经.魏风.汾沮洳》:“彼汾一曲,言采其藚。”《毛传》解释说:“藚,水泻也。”孔颖达疏引陆玑曰:“今泽泻也,其叶如车前草大,其味亦相似,徐州、广陵人食之。”可见,藚的本义是指泽泻。泽泻是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,全株有毒,地下块茎毒性较大。生于湖泊水塘的浅水带或沼泽、沟渠。泽泻花较大,花期较长,可用于花卉观赏。也可以入药,入药后主治肾炎水肿、肾盂肾炎、肠炎泄泻等。泽泻的样子如图:

(泽泻)

藚的小篆写法如图:

(藚的小篆写法)

6、苳。读dōng。《说文解字》给的解释是:“艸也。”又是线索少的艸。王筠的《说文句读》说:“《类篇》引陆词曰:‘苣苳,冬生。’”《玉篇.艸部》:“苳,草也。”苳的本义就是一种草。具体是何草,不可考,只能暂时存疑。

还有一点要说,解放后搞简化字,“董”字曾被不规范地简化为“苳”字,不过现在也比较少用了,如果在手写作品中见到作姓用的苳,一般应是董,因为作草讲的苳是不用作姓的。

苳的小篆写法如图:

(苳的小篆写法)

《说文解字》包含了厚重的人文理念和大量的文史知识,学习《说文》,当然会获得许多文史知识。但却要注意《说文》中的生僻字与常用字的区别。汉字在造字之初,先人们创造出了大批的文字以供选用,以表达更精准的字意。但在漫长的岁月长河淘洗之下,9000多个汉字中有一部分字被人们反复使用,成为常用字,另一些字,虽然造字是穷尽先人智慧而来,但却不被经常使用,这些字慢慢就被人们遗忘掉成为生僻字了。

(【说文解字】之107,部分图片引自网络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